法国《回声报》3月30日报道称,面对美国政府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的冲击,多国正积极推动新型贸易协定以应对变局。
唐纳德·特朗普的政策引发全球震荡。为应对美方全面上调进口关税的举措,各国正加紧行动。3月30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部长安德根、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举行紧急三方会议。此系2020年来首次此类形式会晤,三方一致同意重启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三方在联合声明中承诺“继续推进磋商,加速构建全面、公平的三边自贸协定”,并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此外,三国代表强调:“我们将持续推动建立全球范围内公平竞争条件,营造自由、开放、公平、非歧视、透明、包容的贸易投资环境。”
深化RCEP合作框架
韩方在一份单独声明中表示,此举旨在“逐步强化三方协作,构建可预期的贸易环境,稳定供应链体系,加强出口管制政策沟通”。
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自2013年启动,持续至2019年后陷入停滞。2024年三国领导人在首尔举行特别峰会期间重启谈判。当前,中日韩三国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0%,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四分之一,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的20%。
对于高度依赖出口的三大经济体而言,美国的贸易攻势对其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产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分别占美国汽车进口总额的16%和15%。与此同时,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所有商品均被加征总计20%的关税,进一步加剧了贸易摩擦。
此外,三国还希望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同时鼓励更多国家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协定涵盖中国及其他14个亚洲国家,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但印度在2019年宣布退出后未参与其中。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8%,并贡献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30%。
欧盟加速布局
美国的贸易新政同样促使欧盟加快缔结新协定。尽管上一届立法机构(2019-2024年)在贸易谈判方面进展有限,但自冯德莱恩委员会第二届任期开始以来,布鲁塞尔已大幅加快相关谈判进程。
欧盟近期已与南美共同市场(Mercosur)成员国完成贸易协议的最终谈判。今年1月,欧盟更新了其与墨西哥的旧有贸易协定,并宣布重启与马来西亚的谈判,该谈判自十余年前停滞至今。此外,今年2月,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携二十余名欧盟委员访问印度,以深化欧盟与印度的合作关系。布鲁塞尔计划重启此前长期冻结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并在2022年恢复磋商的基础上推进协议的最终达成。
作为南亚经济巨头,印度因其贸易顺差问题同样受到特朗普政府的关注。然而,印度已与美国新一届政府达成共识,双方宣布计划于今年内完成双边贸易协定的第一阶段谈判。但目前尚无迹象表明,美国将对印度进口产品实施关税豁免,华盛顿预计将在4月2日正式公布相关决定。
印度商务部于本周六晚间发布声明称,双方“已就推进互利共赢、涵盖多个行业的双边贸易协定的下一步行动基本达成共识,并力争于2025年秋季完成第一阶段协议”。据印度方面消息,谈判主要围绕“市场准入便利化、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以及加强供应链一体化”等议题展开。
美日强化军事协作
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于3月30日在亚洲访问期间表示,美方将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台湾海峡)维持“强有力且可信的威慑力量”。在东京,他宣称日本是“应对中国扩张的关键支柱”,并宣布启动美军驻日指挥体系现代化计划,强调特朗普政府将继续深化与这一“亚太和平安全基石”的盟友关系。
此外,赫格塞斯与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Gen Nakatani)达成一致,同意加速推进联合生产AMRAAM空对空导弹计划,并探讨合作生产SM-6陆空防御导弹以缓解弹药短缺。此外,美方要求日方扩大对西南诸岛(临近东海争议海域与台湾地区)的战略通道开放。
摘自:https://www.lesechos.fr/monde/enjeux-internationaux/le-paysage-commercial-mondial-en-pleine-recomposition-2157023

